从以上描述我们不难看出,方剂是根据药方产生的,是根据各种药方或药物属性不同,按照一定的配伍原则,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以若干药物调配而成的规范化药方。在中国的医学实践中,早期用一种药物治疗疾病,后来发展到几种药物配合。几种药物经过煎煮后,熬成的汤液便是最早的方剂。《黄帝内经》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所涉及的药方虽然只有13个,但对中医的治疗原则、方剂的组成结构、药物的配伍规律以及服药宜忌等内容都有详细的描述。
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张仲景的《伤寒论》载方113个。《金匮要略》载方262个,由于组方合法,选药精当,用量准确,变化巧妙,疗效卓著,被后世尊为经方。唐代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载方5300个。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多个。宋代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个,《圣济总录》载方2万余个。明代组织编著的《普济方》共载方61739个,是迄今为止记录药方最多的医书。
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君臣佐使”的提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主病之为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的记载。现代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变化和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方剂学的内容包括方剂的组成原则、药物的配伍规律、方剂的组成变化、剂型及方剂的用法等。
方剂学讲究辨证施治,主张根据病人病情程度、身体状态、环境要素等多方面考虑病情,并综合运用药物配伍的一些规律来寻求最有利于治病的方法。
古代为什么把接生婆叫稳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