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阜新KTV招聘网 > 阜新热点资讯 > 阜新学习/知识 >  伊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臣放君的臣子他不仅受到了商朝百姓的

伊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臣放君的臣子他不仅受到了商朝百姓的

2022-12-19 10:58:19 发布 浏览 952 次

伊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以臣放君的臣子。他不仅受到了商朝百姓的爱戴,就连太甲都十分佩服他的贤德。君臣精诚合作,把国家治理得很好。太甲死后,伊尹又辅佐太甲的儿子沃丁。他一生共辅佐了五个帝王,活了一百多岁。

天下之士也者,虑天下之长利,而固处之以身若也。利虽倍于今,而不便于后,弗为也;安虽长久,而以私其子孙,弗行也。自此观之,陈无宇之可丑亦重矣,其与伯成子高、周公旦、戎夷也,形虽同,取舍之殊,岂不远哉?

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而问曰:“尧理天下,吾子立为诸侯。今至于我而辞之,故何也?”伯成子高曰:“当尧之时,未赏而民劝,未罚而民畏。民不知怨,不知说,愉愉其如赤子。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德自此衰,利自此作,后世之乱自此始。夫子盍行乎?无虑吾农事!”协而耰,遂不顾。夫为诸侯,名显荣,实佚乐,继嗣皆得其泽,伯成子高不待问而知之,然而辞为诸侯者,以禁后世之乱也。

天下所景仰的士人,考虑的是天下长远的利益,并且身体力行。即使在眼前能获得加倍的利益,如果这样做不利于后世,那么就不去做;即使平安能够长久延续,如果只是为他的子孙谋取利益,那么就不去做。从这来看,陈无宇的羞耻就更严重了,他和伯成子高、周公旦、戎夷相比,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相似,但索取和舍弃的差别难道不是很大的吗?

尧治理天下的时候,伯成子高做了诸侯。尧禅让给舜,舜禅让给禹,伯成子高就辞掉诸侯的爵位去种地了。禹去见他,他正在田野里耕种。禹快步走到下风头问道:“尧治理天下的时候,你做了诸侯。现在到了我治理天下,你就辞掉诸侯爵位,是什么原因呢?”伯成子高说:“尧在位的时候,没有奖赏,百姓就自我勉励,没有刑罚,百姓就知道敬畏。百姓不知道怨恨,也不知道喜悦,恬静安然得就像婴儿一样。现在奖赏和刑罚非常多,但百姓争夺利益并且不服从,德行从此衰落,私利开始兴起,后世的混乱从此开始了。你怎么不走呢?不要耽误我的农事!”说完拿起农具忙起来,不再理会禹。做诸侯,名声显贵荣耀,生活也实在是奢侈逸乐,后代子孙都能享受到他的恩泽,这些伯成子高不用问就知道,但他辞掉诸侯的爵位,是要禁绝后世的混乱。

辛宽见鲁缪公曰:“臣而今而后,知吾先君周公之不若太公望封之知也。昔者太公望封于营丘之渚,海阻山高,险固之地也。是故地日广,子孙弥隆。吾先君周公封于鲁,无山林溪谷之险,诸侯四面以达。是故地日削,子孙弥杀。”辛宽出,南宫括入见。公曰:“今者宽也非周公,其辞若是也。”南宫括对曰:“宽少者,弗识也。君独不闻成王之定成周之说乎?其辞曰:‘惟余一人,营居于成周。惟余一人,有善易得而见也,有不善易得而诛也。’故曰善者得之,不善者失之,古之道也。夫贤者岂欲其子孙之阻山林之险以长为无道哉?小人哉宽也!”今使燕爵为鸿鹄凤皇虑,则必不得矣。其所求者,瓦之间隙,屋之翳蔚也,与一举则有千里之志,德不盛、义不大则不至其郊。愚庳之民,其为贤者虑,亦犹此也。固妄诽訾,岂不悲哉?

辛宽拜见鲁缪公说:“我从今以后,知道了我的先君周公在受封的问题上没有太公望聪明。从前太公望被封侯在营丘岛上,大海隔阻,高山险峻,是个险要坚固的地方。所以疆域越来越广大,子孙后代越来越多。我的先君周公被封在鲁地,没有高山、树林、河谷的险要,其他诸侯从四面八方都可以到达。所以疆域越来越削减,子孙后代越来越遭受杀害。”辛宽出,南宫括进来拜见。鲁缪公说:“今天辛宽非议周公,他是这样说的。”南宫括回答说:“辛宽是年少无知的人,不懂得道理。您没有听说成王定都成周时说的话吗 ?他是这样说的:‘只有我一个人,营建居住在成周。只有我一个人,有对的地方容易让别人发现,有不对的地方容易得到别人的指正。’所以说,做好事的得到天下,做坏事的失去天下,这是自古以来的规律。贤德的人难道想要他的子孙后代凭借山林的险要来长期做不符合道义的事情吗?辛宽是小人啊!”现在假如让燕子、麻雀来考虑鸿鹄、凤凰的事,必定不会有收获。燕子和麻雀所追求的是瓦缝之间的空隙,屋檐之下的草窝,和一飞就有千里志向的鸿鹄、凤凰相比,就如同德行不够隆厚、道义不够宏大的人一样,连郊外都飞不到。愚昧的人,来为贤德的人谋划,也和这一样。固执狂妄地诽谤诋毁,这难道不悲哀吗?

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太息叹曰:“嗟乎!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谓戎夷其能必定一世,则未之识。若夫欲利人之心,不可以加矣。达乎分,仁爱之心识也,故能以必死见其义。

戎夷离开齐国到鲁国去,天非常寒冷,到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城门关闭了,他就和一个弟子露宿在城外。天越来越冷,戎夷就对他的弟子说:“你把你的衣服给我,我就能活;我把我的衣服给你,你就能活。我是受百姓景仰的士人,为天下百姓考虑我要活下来;你是一个不贤德的人,不值得爱惜性命。你把你的衣服给我。”弟子说:“我是不贤德的人,怎么会把衣服给百姓景仰的士人啊?”戎夷叹息说:“唉!我的主张无济于事了啊!”就脱掉自己的衣服给了弟子,半夜的时候被冻死了。弟子就活了下来。要说戎夷的才能一定能辅佐社会,是不可以预知的;要说有利于别人的心意,就不可复加了。深明生死大义,就懂得了仁爱之心,所以能从他愿意被冻死的行为看出他的道义。

贤能的人,总能深谋远虑,有的远至十年百年,有的甚至千年万年。之所以考虑得这样长远,是因为先进的中国人有美好的社会理想,不是为名,不是为利,而是为了心中不可动摇的人性道义和人民千秋万代的永恒延续。他们这样想了,也实实在在去实践了,他们的理想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

狄仁杰举荐贤才

在朝廷的大臣中,武则天太后最信任和重用内史梁文惠公狄仁杰,常常称他为“国老”而不叫其姓名。狄仁杰为人正直,习惯在朝堂直面谏诤,太后也常常听从他的意见,即使违背自己的心愿也照样去做。

狄仁杰年纪大了,多次向太后提出年老多病请求退养,太后始终不同意。狄仁杰入朝参见时,太后常常不让他行跪拜礼,对他说:“每当我看见您行跪拜礼的时候,我的全身都在发痛。”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