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上描述我们不难看出方剂是根据药方产生的是根据各种药方或药
从以上描述我们不难看出,方剂是根据药方产生的,是根据各种药方或药物属性不同,按照一定的配伍原则,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以若干药物调配而成的规范化药方。在中国的医学实践中,早期用一种药物治疗疾病,后来发展到几种药物配合。几种药物经过煎煮后,熬成的汤液便是最早的方剂。《黄帝内经》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所涉及的药方虽然只有13个,但对中医的治疗原则、方剂的组成结构、药物的配伍规律以及服药宜忌等内容都有详细
从以上描述我们不难看出,方剂是根据药方产生的,是根据各种药方或药物属性不同,按照一定的配伍原则,结合病人的实际情况以若干药物调配而成的规范化药方。在中国的医学实践中,早期用一种药物治疗疾病,后来发展到几种药物配合。几种药物经过煎煮后,熬成的汤液便是最早的方剂。《黄帝内经》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所涉及的药方虽然只有13个,但对中医的治疗原则、方剂的组成结构、药物的配伍规律以及服药宜忌等内容都有详细的描述。
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张仲景的《伤寒论》载方113个。《金匮要略》载方262个,由于组方合法,选药精当,用量准确,变化巧妙,疗效卓著,被后世尊为经方。唐代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载方5300个。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多个。宋代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个,《圣济总录》载方2万余个。明代组织编著的《普济方》共载方61739个,是迄今为止记录药方最多的医书。
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君臣佐使”的提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有“主病之为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的记载。现代方剂学是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变化和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方剂学的内容包括方剂的组成原则、药物的配伍规律、方剂的组成变化、剂型及方剂的用法等。
方剂学讲究辨证施治,主张根据病人病情程度、身体状态、环境要素等多方面考虑病情,并综合运用药物配伍的一些规律来寻求最有利于治病的方法。
古代为什么把接生婆叫稳婆?
延伸阅读:
- 孟子说“再这样做就成了冯妇了晋国有个叫冯妇的人擅长和老虎搏斗[图]
- 太祖自徐州还从征吕布为流矢所中伤左目复领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图]
-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慨然应允担任本套丛书的名誉[图]
- 荀子发挥了孔子关于音乐的观点他认为音乐是人情的一种必然需要是[图]
- 命驾下命驾车适前往野城外安哪里之前往虞人官名掌管帝王的山林苑[图]
- 王名友曰松涛声、瀑布声、箫笛声、潮声、读书声、钟声、梵声皆宜[图]
- 再向北二百里是座谒戾山山上到处是松树和柏树还蕴藏着金属矿物和[图]
- 四,对本书的几点说明秦汉经师所传授的《今文尚书》二十八篇是公[图]
- 韭、两种山菜韭一名藿与家韭像似但白叶如灯芯描即薤(xiè)菜[图]
- 王平子王澄字平子,始下王澄历任荆州刺史下谓自上游而下丞相王导[图]